新聞中心
;
陶瓷纖維模塊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一種稱為“渣球”的物質(zhì)。這些渣球是在將陶瓷纖維甩絲成纖過程中未能完全纖維化的晶體顆粒,其中粒徑大于0.212mm且容重在2800至3200Kg/m3的顆粒被定義為渣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采用膠體法制成的多晶耐火纖維中,也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渣球。
在陶瓷纖維制造過程中,處理渣球是一個關(guān)鍵步驟。常用的處理方法包括干法懸浮分離和濕法沉淀分離。然而,對于那些長徑比較小的渣球,目前尚未找到特別有效的分離手段。
為了確保陶瓷纖維制品的質(zhì)量,國家標準對其中的渣球含量設定了明確的限制。這些標準根據(jù)不同耐溫等級的陶瓷纖維制品,規(guī)定了相應的渣球含量上限。因此,在確定陶瓷纖維制品的容重時,須考慮到渣球含量的影響。
阿拉丁公司采用先進的生產(chǎn)工藝,將耐溫等級達到1450℃的陶瓷纖維模塊中的渣球含量成功控制在7%以下,以此來保證產(chǎn)品的質(zhì)量。
渣球含量的高低對陶瓷纖維模塊的性能有多方面的影響。首先,渣球含量的增加會導致纖維強度的降低。其次,渣球的存在會影響陶瓷纖維模塊的整體密度。此外,盡管渣球本身并不直接影響傳熱性能,但隨著渣球含量的增加,產(chǎn)品的密度會相應提高,這可能會對熱導率產(chǎn)生影響。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嚴格控制渣球的含量,以確保陶瓷纖維制品能夠保持良好的絕熱性能。